为什么10年工作经验,却不如他人的1个月

 来源:luna

又是一年秋招时。

想想10年前的现在,马上大四的我在商场和学校图书馆之间穿梭,挑选正装和化妆品,反复打磨已经编不出花的简历,只为了在金九银十的校招中找个好工作。

但啥样的工作才叫好工作,那时根本没仔细思考过。只是稀里糊涂跟着同专业的同学考银行、报四大,转眼成了社畜。

但8年的工作经历告诉我:做不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对人的消耗是致命的,每一天你都能感受到比前一天的自己更枯萎一些。

所以8年后的秋天,我又开始重新在网上投简历,准备进行职业转轨,直到今天也依然在进行中。

我发现,当初没认真想清楚的事,以后迟早得再想一遍。如果不去努力挖掘自己想要什么,并努力往上靠,你的10年和别人的1个月没有区别,只是积攒下一堆无用的工作经历,自己还越发痛苦。

能不能弄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工作,能不能实现,直接决定你的生活幸福指数。

但工作不是说找就找,说换就换的。不仅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双高,还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心理战。

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2个在求职路上最最最常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

01

如何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

这个问题更清晰的描述是:如何找到并确定这份工作是你真正喜欢,且可以一直坚持下去的?

因为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以为自己会很喜欢的工作,做了之后却发现并不喜欢。

现在的年轻人,择业空间比起我毕业那时,确实已经大了很多。

就像陶伟医生说的: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而不是所谓“好职业”,社会对于“我只想从事自己热爱的事情”越来越宽容了。

但是,你如何确定这就是你真正喜欢的工作?

我曾经看过斯坦福教授Bill Burnett分享过的一个真实案例,他有个学生从小就喜欢收集石头,喜欢到甚至根据石头的大小、形状、类型和颜色对收集的石头分了类。

于是读大学时,她报了地理学专业,但毕业之后2年,她一直在社区里做Babysitter或帮人遛狗。

因为真学了这专业后她发现,她并不想研究地理学,她对研究地壳活动、土壤分层和地球史一点兴趣也没有;她也不喜欢去野外工作,不喜欢绘制地图,更不喜欢作报告,她只是喜欢石头,然后想当然以为那就该学地理了。

但这并不是说她对自己不负责任,因为我们大部分人在选工作的时候,对它的认知基本都是想象多过实践的,真干起来了发现不喜欢,很正常。

我们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尽量让想象和现实的差距缩到最小。

一个解决方法是:不要反复思考我到底想做哪一个或哪一类工作,而是思考我做这些工作到底是为了得到什么?想体验什么?

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哪?我再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我有个初中就认识的发小,从小就有个拯救世界贫困地区的妇女儿童的宏观愿景,听起来有点圣母,但是真的。她一直想去联合国或者NGO工作。

大学她念了会计双语,毕业了也如愿以偿得到了去一个NGO的非洲援助项目工作的机会。

但入职2个月,她就辞职了,她基本是在国内负责基金管理和财务工作,这让她忍受不了无法参与到现场行动中,后来她跟我说,也许其实她一直最想做的,并不是拯救贫困妇女和儿童,因为财务工作也是援助项目的一部分,但她却忍受不了。

她更渴求的,是在援助过程中能参与到人与人的互动中,体验那种被需要的感觉。

所以她的职业需求其实是跟人互动,但她却误把职业道路限制在了NGO。

前文提到的女孩也是,她喜欢的是石头的美和多样性,所以后来她去考了珠宝鉴定师,职业就理顺了。

所以不要只是因为某个爱好就给自己设定一种工作的框架,要抽丝剥茧找出某一份或某几份你喜欢做的事,他们之间共性是什么。

这个共性才是可以支持你一直干下去的动力。

02

已经入错行的人

为什么不敢辞职?

虽然我衷心祝愿你们每个人都能在第一份工作就精准找到自己想要的,但身边各种案例告诉我,一蹴而就找到人生事业的例子挺少的,绝大部分人,都躲不过摸着石头过河。

并且你会看到,即便反复确认了这不是合适的工作,也只有少部分人能当机立断转身就走。大部分人宁愿把牢底坐穿,也要在不合适的地方呆着。

为什么?

因为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让人陷入纠结,动弹不得,就像被封印了,只能眼睁睁看着曾经的职业梦想幻灭。

不想走到这一步,就得先分析一下:自己到底面对的是什么问题。

有一种问题叫“重力问题”,是我们通过自身努力,无论如何也解决不了的,就像“因为重力牵引我们不能漂浮在空中”这类你改变不了的客观事实。这种问题甚至算不上问题,因为根本无法解决。

比如你很有能力也很有野心,想在事业上做出成绩,但现在的东家是个传承了3代人的家族企业,虽然平台很好,但施展拳脚的空间有限,你想走,又觉得那么多年累积的经验可惜了,而且万一继续踏实做下去,任人唯亲的规则会为自己破例呢?

虽然答案并不是100%不会,但你不能赌这个小概率的可能性。通常情况下,你改变不了家族企业的用人传统,职业天花板必然存在,要么接受现实做条咸鱼,要么赶紧走人。

另一类问题,叫锚问题,看起来无法解决,但其实是自己跑偏了,把自己困住了。

比如你学的金融,工作2年后发现自己十分讨厌做这行,你想当记者。但既没学过,又没有特别硬的社会资源,跳不动。

你反复安慰自己可能是还没接触到核心业务,没领略魅力,再等等。结果又拖了5年,你确定自己是真不喜欢,但年近30,已经感觉挣扎不动了。

其实,你觉得“学了金融又想做记者”这件事不靠谱,导致耗了8年还是纠结痛苦,但不靠谱是事实吗?

大数据显示,美国只有27%的年轻人最终从事了和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也就是说73%的美国人专业学的是A,做的却是BCDEF,靠谱得很。

所以,遇到这些问题,我们该做的,就是明确定性、并及时止损:接受第一种,改变第二种。

如果总是执着于等待根本改变不了的重力问题自动解决,又对能改变的锚问题坐视不管,当然会无助。

然而换工作是一个无比漫长且曲折的过程,最忌讳的就是有“先辞了再说”或者“我只要集中努力个2个月,拿下一个offer,然后就万事太平”的心态。

首先,一个人能够找到自己心之所向,还能用它来谋生,本来就是很不容易的事!

不是每个人都是比尔盖茨,在初中就发现了自己的兴趣,然后一个猛子扎下去,20岁创办微软,从此开启开挂旅途。

大部分人都必须经历漫长的自我认知过程,不主动且不间断地挖掘,可能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

其次,先辞了再说让人陷入被动。骑驴找马不是怂,而是现实教你做人。

突然没了收入,贫穷使人卑微;万一裸辞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容易情急之下,跳进个更不合适的火坑;况且,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支配过多的属于自己的时间……

最后,实现路径有很多,需要不断试错。

觉得看不到出路,是因为把自己限制在了其中某一种既定路线里,然后屏蔽其他选择。

且不说一个人可能会有很多爱好,很多目标,就算你只有一个目标,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

我自己,就是上文提到的那个学了金融又想做记者的人,曾经想心一横跳到报社做记者,却发现自己心理和物质上都接受不了一切从0开始,这个代价太沉重了。

看起来路就被堵死了,但其实并没有。

我先是用了半年义务组织一家读书会,又用了快1年的时间辗转得到个机会给一家厉害的专栏做实习生,这些刚开始都是没有收入或很少的,但磨砺了3年后,现在也有一定议价能力了。我没丢弃主业,主要是这份保底的安全感让人心态上平和。身体累是累点,但比起焦虑,我更能忍受累。

所以,跳槽只是其中一种肉眼可见的路径,曲线救国也未尝不可。只要你知道终点在哪里,怎么走到的并不重要。

以上这些,就是我在求职之路上,总结的一些经验。希望你们永远不会用到。但万一遇到了,也知道有武器可以用。

 

『催更支持』


---------------------------------------------

毕业兽(www.biyeshou.com
国内第一个营销型职场智库